​佳能EOS R3猜想 真眼控与产品定位

1.png

高端专业相机的化身,Canon EOS 1、3、5

2.png

在Canon可换镜头相机庞大的家族体系中,最为人所知的经典数字莫过于「1」「3」「5」。

3.png

首台“EOS-1”


「1」作为顶级、旗舰存在的,可以上溯到手动胶片单反时期的F1、New F-1等机型,从70年代开始成为职业新闻记者手中的武器。进入到自动对焦时代后,凭借着胶片单反时期颇具统治力的EOS-1系列,数码单反时期历代EOS-1D、EOS-1Ds以及三代EOS-1DX系列,近20台「EOS-1」用超过30年的时间,构筑起了Canon专业相机的巅峰形象。

4.png

传奇EOS-5D Mark II


「5」更为广大专业摄影师发烧友以及相机爱好者所熟悉,1992年就拥有了性能专业的自动对焦胶片单反相机EOS 5,而2005年发布全画幅数码单反EOS 5D系列之后,精准的迎合到了专业相机平民化浪潮,EOS 5D MarkII成为经典中的经典,EOS 5D Mark III、EOS 5D Mark IV让「佳能5D」一度成为高端全画幅相机的代名词。

5.png

EOS-R3开发中


「3」的名声不小。人们对于Canon相机型号的命名多少有些了解,机型数字越小,位数越少,则定位更高级、专业,作为处于EOS 5系更高定位的EOS 3系,承载着不少人对于Canon一位数机型隐士高手的想象。但实际上EOS 3系列的家族谱系非常简单:诞生于1998年的EOS 3,以及即将发布的EOS R3。

从EOS 3到EOS R3,这一型号的命名回响穿越了时代与山海,完全跨越了数码单反时代。

EOS 3系的真正定位,升级版的5系还是民用向的1系

在EOS R3宣布开发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关注EOS 3,如何解读数字3以及EOS 3的定位,或许可以成为揭露EOS R3全貌的最佳途径。6.png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里,要清晰扼要的表明:EOS 3既不是青春版的EOS-1,也不是升级版的EOS 5,而是一个地位更加独特的存在。

时间回到千禧年前后,EOS 3发布的年代。

7.png

1992年EOS 5发布

这是EOS系统继EOS-1之后的第二台1位数机型,其定位和意义都非常明确,区别于旗舰专业级的EOS-1主要供应于专业新闻记者以及体育摄影师,EOS-5拥有5个对焦点,分别是中央的十字对焦点以及左右4个1字对焦点。

作为外置对焦模块的单反相机,一定程度上对焦模块的先进性就决定了这台相机的定位与性能,而在1992年,Nikon全然不是Canon以及Minolta的对手,这一年的明星产品是Canon EOS 5以及Minolta 9xi,分别拥有5点自动对焦以及4点自动对焦。

8.png

1998年EOS 3推向市场

在EOS 3发布前,并没有许多实力超群的竞争产品。EOS 3的45点自动对焦系统和7张/秒的连拍是同期产品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优势,同时期Nikon F5虽然形象经典,但5点自动对焦系统还是多少让人失望,而镁铝合金外壳的Minolta a9虽然刷新了快门速度的记录,但3点对焦系统以及更慢的连拍速度,都证明EOS 3是同一时期性能最为先进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但EOS 3被两年后发布的EOS-1V掩盖了太多的光彩。

45个自动对焦点首先应用在EOS 3上,这一对焦系统的发布在当时多少有些技惊四座的意味。象征着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点从个位数的比拼,突然进入了两位数的竞争,而单论对焦点数,这对焦系统到现在甚至相比许多最新的单反相机仍有优势。

21区TTL测光系统也是首先应用在EOS 3上,并且支持任意对焦点的联动测光,在当时是极为先进对分区测光系统。同时从EOS 5升级而来的眼控对焦、以及大量可以兼容EOS-1N的附件,都证明EOS 3看起来完全不像EOS-1N阉割而来的次旗舰,更像是针对EOS-1N的升级型号。

9.png

2000年EOS-1V登场

Canon官方称EOS-1V是EOS-1N的后续机型,但实际上EOS-1V更像是EOS 3的升级型号,连拍速度从7张/秒提升到了10张/秒,镁铝合金外壳和三防性能是最核心的改变。其他方面EOS-1V相比EOS 3没有更突出、关键的性能提升了,更多是围绕着EOS 3进行细节的增强,例如后背触点、肩屏、细微的按钮布局调整等等。

所以说,EOS 3的定位很清晰,这台相机的定位更像是EOS-1V的前置产品,而非简单的EOS-5系列的升级或是EOS-1V的阉割。在EOS-1V发布之前,EOS 3搭载了许多最新的技术,实现了许多之前未曾尝试的功能,经过验证和短期技术积累后,最终蜕变为旗舰级的EOS-1V。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能解答一些人的疑惑,为何在EOS R5发布之后,并没有看到EOS R1的诞生,反而迎来了EOS R3,因为对于终极的「1」来说,「3」是前奏,也是序曲。

EOS R3性能前瞻与革命性,背照堆栈CMOS的意义

真·眼控对焦

自从Canon披露R3的开发计划后,眼控对焦成为了新的相机圈热词,实际上眼控对焦已经反反复复高潮迭起过许多次了。最初的确是源于EOS 5、EOS 3的眼控对焦技术,区别于摄影师用手去调整对焦拨杆等按键来控制对焦点,眼控对焦是相机捕捉摄影师眼球视线来控制对焦点,简单的说就是你看画面哪里,相机就在哪里对焦。

10.png

后来眼控对焦和眼睛识别对焦混淆在一起,实际上不论是应用还是字词含义都大相径庭。抛开这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在于,「眼控对焦」除了让人们重新缅怀这一古早的对焦实现方式外,在无反时代实际上是有更实用的表现的。

在单反相机时期,对焦点主要围绕着画面中央,即便是发展到后期,外置CMOS对焦点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都不能满足摄影师对画面边缘合焦的需求。但无反和CMOS片上相位对焦改变了这一切,EOS R5实现了100%的对焦覆盖率,以及5940个对焦点/1053区可选对焦点。对焦参数提升也带来了小小的问题,就是密集的对焦点在手动选择时遇到的问题。

上千个可选自动对焦点,当摄影师需要对焦点在画面中大幅度快速移动时,触摸可以满足快但是不一定精确,对焦拨杆精确但需要调整的时间,这两个问题在对焦点越多时越显著。

11.png

眼控对焦就是理论上最佳的解决方案之一,只要眼控的识别精度足够高,那么当你在画面中看到哪里,合焦位置就在哪里,相信经过近四十年的进化,EOS R3上搭载的眼控对焦已经可以把时滞、精度的问题优化到一个新的水平,配合高分辨率的EVF取景器,或许EOS R3可以改变摄影师的对焦方式,甚至改变运动题材的摄影生态。

12.png

EOS R5/6上搭载的鸟眼识别对焦和先进的人/脸/眼识别对焦,已经在影响着类似题材拍摄的方式,而眼控对焦如果有想象中的可靠性和速度,也一定会改变鸟类摄影师、体育摄影等题材的拍摄方式。这很容易想象,手动调节对焦点非常考验摄影师的经验和技术,而物体识别对焦则考验相机的深度学习能力和对焦算法,但眼控对焦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摄影师和相机,让对焦的逻辑更加简单,反馈也会更加即时。

说起来,这的确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个功能,一方面是相机「经典功能」的复辟和重现,另一方面在无反相机同质化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个新颖有趣的对焦模式,还是让人觉得很开心。

背照堆栈式CMOS

如果说「眼控对焦」是Canon新品上的传统惊喜,那堆栈式CMOS简直是一个新的冲击波。

13.png

不论是自研自产,还是自研代工,应用了背照堆栈式CMOS的EOS R3在这一层面对无反相机市场的影响,绝对不亚于一场小型海啸。

之前我曾讨论过卡口对于相机系统发展的影响,卡口决定论在今天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之前我们所熟悉的成功卡口,它们在和其他卡口竞争时,感光材料都是统一的,那就是胶片。但在数码时代降临之后,尤其是无反时代CMOS片上式趋势的影响下,大家逐渐习惯了「力大砖飞」的性能优势。那就是不论如何,只要你CMOS性能优异,那么光学、系统的短板就可以轻松弥补。

比如Sony在半导体上的优势,不少观察者都认为,Sony的背照堆栈式有着决定性的优势,简而言之是传感器决定论,从趋势上来说,我也赞同这一点。虽然Canon用EOS R5刷出了FSI的新纪录,但依照这个理论来说,传感器决定论的确是强而无匹的。

我是卡口决定论的拥趸,也是传感器决定论的信众,无反时代传感器的优势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4.png

在此之前,掌握着CIS供应的Sony半导体是Sony最核心的优势,而相对来说其他厂商则更愿意从制造相机的角度出发,发挥光学和系统优势。例如Nikon的光学奇迹路线、Fujifilm的复古与机内滤镜路线,一定程度上都并不完全依靠半导体传感器的性能来争夺市场。

而在此之后,Canon用EOS R3+背照堆栈式发出的宣言,则让未来几年无反相机市场的总路线发生了动摇,或许Canon可以实现卡口顶层设计与传感器性能的双重优势。不论是卡口决定论还是传感器决定论,都是人们总结归纳出来的理论和对趋势的判断,市场上的表现仍然要看厂商的实际动作。

当前,在卡口规格、系统约束不太有改动的前提下,Canon如果可以利用BSI将竞争对手的传感器性能优势抹平或者无限接近,那么RF卡口的优势自然就会成为关键的胜负手。

无反市场的最终幻想,全能与专业的纠缠

EOS R3当然还有许多我没有提到的有趣披露,比如30FPS,比如更强的深度学习等等,但我想到更多的是,EOS R5或者类似机型对市场的影响。

15.png

其实在此之前,大部分数码相机厂商对于产品的定位都很细分,例如单反时代的画质/速度机的经典分野,比如进入无反时代之后拍照机/视频机的产品定位,但在EOS R5之后,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就是真·全能机的时代或许要到来了,Sony a1也在验证这个趋势,这或许也是无反的最终趋势。

EOS R3的开发则在印证着另外一条路线,那就是术业专攻的专业机型在今天、未来,是否还有足够的关注度与价值。

16.png

相比起EOS R5/R6来说,EOS R3显然是更加面对新闻体育记者摄影师的存在,配合EF/RF镜头群,可以说是让RF系统有了走进奥运会或者世界级体育赛事的底气与根本,顶级体育赛事的围场边缘,是否能延续Canon与白炮的景象,或许这也是EOS R3在未来要给出的答卷,毕竟EOS R1的模样还未揭晓。

继EOS R5气势庞大的开发宣布到最终亮相,Canon RF本身、整个全画幅无反可换卡口市场,都迎来了震撼的波涛,快速的改写了这一市场的实际份额与品牌声量。

而前EOS R3的开发宣布就是下一波浪潮的波峰,虽然不知道最终惊涛拍岸时将会溅起怎么样的浪花与震动,但已经透露出的只言片语,就已经足够让业界侧目。

相机市场发展到今日,只要是有新技术、新特色的产品发布,都能让我开心一阵。起码证明着这一市场还在充分的竞争。EOS R3绝对是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惊喜之一,因为从我们已知的只言片语来看,EOS R3并不是单纯的参数升级,或许是能对器材市场和摄影行为都造成深刻影响的存在。

17.png

在1998年EOS 3发布时,宣传海报非常简单,纯色背景和45点对焦点的形状,构成了EOS 3的特色,那就是史无前例的45点对焦系统和EOS 3的诞生。

并且Canon在千禧年前用EOS 3做出了期许:新世紀イオス。

R3降生之后,能否为Canon EOS带来无反领域的新世纪?


分享:
上一页:一加手机启动“五月敞开拍”摄影大赛,让更多故事被影像看见
下一页:咖啡智能+智能混动DHT助力用户极致体验,WEY品牌携新车登陆车展